这几天,帮几个朋友的孩子参谋志愿,纯粹义务劳动。在填报志愿当中,就
这几天,帮几个朋友的孩子参谋志愿,纯粹义务劳动。在填报志愿当中,就发现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就业问题,孩子更多关注的是兴趣和爱好。于是,就写了一篇关于大学专业选择的看法。
大学专业选择主要考虑孩子的特长、兴趣和爱好,就业和收入属于次要考虑因素,因为,经过十二年的学习,孩子的知识结构、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等方面基本稳定,孩子适合学习什么专业、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有了大体的规定。并不是说孩子学习其它专业会没有出息,而是,在同样情况下,最好选择自己适合学习的专业,从事自己擅长的职业。
(相关资料图)
就业和收入取决于孩子的能力和水平,跟就业形势有关系,但不是决定因素。就业率再高的专业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就业,自己孩子不能就业,就业率就没有意义;就业率再低的专业,只要自己孩子就业就行。就业率只是一个参考,对单个孩子没有实际意义。收入就更不要说,一样的学历、一样的工作,有人年入十万,有人年入20万,跟专业没有关系,跟孩子能力水平有关系。
大学年年扩招,每年大学毕业生都上千万,要说都能就业,那肯定是胡说八道,被大学淘汰的有,不适应社会的有,啃老的也有。一个班级毕业生,有考研的,有当公务员的,有考取部队现役文职的,有去企业的,有跑外卖的,有干个体的,当然也有找不到工作的。就业和收入属于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专业救不了孩子,更毁不了孩子!
现在的本科是社会基础学历,跟三十年前的高中毕业强不了多少。大学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普通教育,从大学生稀缺的包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,没有别的原因,就是本科生已经严重过剩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业难就是一个很现实、很突出的问题。
生化环材说是坑,你到小县城是坑,你到北京上海不一定是坑,你念到博士不一定是坑。文科看学校,念不好试试牌子能不能救了你?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体情况,拿个别现象去说普遍性问题,本来就是错误!不能因为名校毕业生卖猪肉,我们就说该学校该专业如何。不管什么样的学校,总有被淘汰的学生。
网红从就业和收入来说高考志愿专业,跟家长是产生了共鸣,但是,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。适合自己孩子的专业就是最好的,不适合自己孩子的专业,再好的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都不能考虑。
每个孩子有两种发展方式,一是躺赢社会,二是战赢社会。躺赢社会就是恰逢当时,赶上好的机遇,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躺赢社会。七八十年代,粮所和供销社是就业热门,很多家长找朋友托关系让孩子去粮所和供销社,没关系的去了银行和税务。二三十年的时间,二者地位、收入就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。银行和税务就属于躺赢。
所谓战赢社会就是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,凭个人本事在社会上谋求一席之地。虽然,有人渲染阶层固化和徇私舞弊,但是,现实中,寒门子弟没有失去上升的通道和空间,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对于家长而言,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,更应该从孩子战赢社会的角度来看考虑。不要考虑孩子本科就业问题,而是应该考虑和鼓励孩子继续深造,最低考取研究生。如果能够考取博士,孩子还会存在就业和收入的问题?!
人民日报对了,但是,反驳的角度不对,所以赢不了!
一是家和国的关系,努力赚钱,不危害国家和社会,不侵犯他人权益和利益,就是为国!即使这个人脑子里面没有国家概念,不会喊爱国的口号。家长和孩子努力争取一个好的专业、好的前程并没有错误。人民日报说的“为了钱”,恰恰是家长和孩子的生活和生存!为了钱没错误,为了钱去干坏事才是错的。
二是没有找准网红致命点,网红错在以就业和收入引导志愿报考。就业这玩意,四年、十年以后的事,也就是预测一下,未来形势发展谁敢说百分之百正确。当年送孩子去供销社的就是一个例子。再说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学好了什么专业都不愁就业和收入。未来形势发展,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,很多专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,一些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,例如心理学,相反会迎来机遇期。这些被淘汰的专业也只是淘汰低级工作者,相反,对于高端人才、工程师会需求旺盛。想要未来不被淘汰,就要进入高端人才行列,所以,学生要选择自己特长、擅长学科,最好有点天赋的学科。
不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特长发展,单纯从就业和收入去规划孩子未来发展道路,这不是真正教育人所作所为!
人民日报从国家层面出发是正确的,但是,没有说到家长和社会心里,没有找准家长关注点,所以很难赢!网红虽然格局不高,思路错误,但是,抓住了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,因此,虽然错了,但是会赢!
孩子未来发展是根本,就业和收入属于细枝末节。不去固本培元,单纯盯在枝叶上,是开不了花结不了果!
专业没有对错,只有合适不合适!读大学,只有三条路出路,一条是本科毕业,去考公考编,走体制内道路;一条是走研究性道路,考研读博;一条是自主择业或者毕业即失业。
不同专业招聘人数会有很大区别,但是,优秀毕业生从来不愁就业!不论什么专业!